中国教育报—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5月26日讯(记者?高毅哲)“目前,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缺少实际支撑,社会层面对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理解偏差,常将其与掐尖、提前招生等混淆。实际上,创新人才培养是为了对一些智力、个性超常的学生,实现早期发现、早期培育的适合教育,是真正的因材施教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。
施卫东表示,高中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,可以对初中阶段的创新人才实现早发现、早培育,可以对高校阶段的创新人才教育实现能力培养、思维提升、人生规划的奠基。他建议,可考虑对高中阶段创新人才招生路径统一要求、规范实施;拟定相关制度,对创新人才培养在前期发现、中期发展、后期规划中的具体举措形成规范要求,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性质,使创新人才培养符合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的新时代育人目标。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